放弃国外offer!在合肥,他们有“独门绝技”!

发布日期:2024-12-04 浏览次数:588

文章来源于:合肥日报


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24岁的叶溪石放弃了国外的高薪offer,决定回国。


那是2018年的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到一份来自家乡的“招贤令”,“中科类脑”这个名字映入眼帘。随后几年,这个年轻小伙的人生,跟随城市发展的脚步,从一名研发人员,成长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团队带头人。


回过头看,叶溪石感激当年的决定,“回来,不就是为了让未来更好?”


专精特新的天地,从来不缺人才的血脉奔涌。


驻足脚下,新质生产力的强磁场已成。专精特新的从业者们,在合肥打开了自己的创业方式——练就“独门绝技”,提升生产力。


这些人中,有海外归国的“科漂”,有国内顶尖的科学家,更有本土优秀的创业团队。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的他们,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朝气和闯劲,也得以窥见“小巨人”不断涌现的秘诀。


合肥城市风光。张大岗 王世保 摄


先行者的新征途



今年中国航展上,炫酷的多旋翼eVTOL飞行器ZG-ONE,来自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


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首日。零重力的创始人李宜恒带着团队,现场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多旋翼eVTOL飞行器ZG-ONE适航机——“鹊飞”。截至目前,型号已收获来自旅游景区、通航公司和航空营地等多家运营单位的千余架订单。


“鹊飞”凝结着飞行器研发团队的智慧和心血。在南航直升机专业就读期间,李宜恒就有做一款面向大众的载人飞行器的想法。


零重力多旋翼eVTOL飞行器ZG-ONE适航机“鹊飞”。(本报资料图)



在跟多种飞行器的接触中,他看到了一个趋势——eVTOL既有电动化特征又能垂直起降,这个新物种将会成为“大众化低空出行”的最佳载体。“零重力”eVTOL项目就此萌生。


从南航4人团队起步,到落地合肥成立公司,这位“95后”的掌舵者,带着一大批90后技术骨干,挺过了艰难的创业和研发,三年就将零重力打造成低空经济的头部企业。


“我们熬过很多个夜晚,探讨手绘的图纸、构型的想法。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是咬牙挺过来的。”李宜恒说。


零重力飞机工业工厂内,工程师正在装配eVTOL飞行器ZG-ONE二号机。(本报资料图)



审视自身、研判大势,作为先行者,视野和胆识缺一不可。


“很多人称赞我们是一家年轻人创办的年轻企业,朝气蓬勃、大有可为。”零重力飞机工业联合创始人石红为自己所处的创新团队感到骄傲。如今,企业已壮大到百余人,80%的技术核心成员来自航空工业、中国商飞、北航、南航等知名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


凭借敏锐的嗅觉和实干奋进的精神,先行者们总能第一时间捕捉风口,引领浪潮。


逐梦蓝天的创业者专心试验之时,刘海峰完成了中国科大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联合培养课程,准备回合肥进行博士毕业答辩。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业还是创业?


2017年,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关键之年。彼时,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国家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意识到人工智能方向的创新创业已掀起热潮,刘海峰决定抓住这个机遇。


2017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科大牵头筹建的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合肥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类脑智能领域迄今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刘海峰担任实验室产业化负责人。同年9月,作为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落地出口的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组建,他成为董事长兼CEO。


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展厅里的展品。(本报资料图)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8岁的“掌门人”,带领着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且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的团队,努力寻找将技术产业化的合适赛道。几番摸索,他们最终选择能源互联网领域这一突破口,赋能更多行业。截至目前,中科类脑已开发出200多类算法,为国内十余个省市的100余座变电站提供智能化运维服务。


刘海峰说,在全球竞争中,唯有将原创核心技术握在手里,才能引领布局;唯有专注,才能成为类脑智能行业的领跑者。现在的中科类脑,已然长成拥有200余名员工、年产值破亿元、年营收增长超50%以上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产业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是吸引人才的根本。大胆试,勇敢闯,眼光独到的先行者们,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支撑。


与国际同行“掰手腕”


专精特新跃迁的进程中,既要有顶天立地的高精尖人才,也要有铺天盖地的强大团队。


今年合肥市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市人大代表万龙最为关注的关键词。


当时在会场,他和不少代表们讨论一个问题:在新技术的挑战下,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劳动者?


万龙是万宇科技的创始人,大学期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填充式和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技术,年少成名。如今面对这个问题,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答案:拥抱新技术、培养新技能,打造一支可以和国际同行“掰手腕”的团队。


眼下,走进万宇科技的工厂,焊接机器人正在帮助国外一款新能源汽车焊接电池托盘。与传统焊接技术相比,企业的搅拌摩擦焊技术焊完后能将产品强度提高近20%。


这并非工厂里的唯一变化。这几年,万龙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钻研更好的搅拌摩擦焊及其衍生技术,依靠创新团队这一“通关密码”,持续提升生产效率。


安徽万宇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企业供图)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人”。


创业之初,为了请回身在德国的技术“大拿”,万龙抓住一个学术会议的机会飞赴德国,用15天的时间与他畅谈焊接事业的未来,最终打动对方一起回国创业。


如今,这家不到200人的公司,创新研发团队占比达30%以上,许多国外同行啃不下的“硬骨头”都被他们一一拿下。


“世界前十的新能源车企,我们服务了其中7家;中国国内主要的13家新能源车企,我们和其中12家有合作。”——这是一支深耕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团队给出的创新答案。


对于依靠“独门绝技”出圈的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创新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如何吸引到更多资源?专注生物医药领域30年的安科生物有着自己的态度:对高端人才和顶尖团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探索建立共享共用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安科生物抗体药物生产线。(本报资料图)



一个月前,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合肥泰睿格安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合肥高新区揭牌。这家由安科生物与上海交通大学郑颂国团队合作的新公司,将共同开发Treg细胞疗法相关产品,目标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生物医药的研发周期长,集聚人才不易。”安科生物总经理助理周泉说,一方面,企业主打“内培+外引”,整个公司的研发团队将近500人;另一方面,则和外部的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合作,合力培养不同方向的创新发展战队。


集齐八方人才,组建“大兵团”。在合肥,每一个人才都拥有更多可能。


寻找吸引力的“最优解”


一座生活与理想交相辉映的城市,自然有着吸引人才前来的“密码”。


“企业仅研发团队就超过百人”,这是叶溪石决定加入中科类脑的第一理由,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企业能源事业部的副总经理。零重力团队在这座城市看到的则是,低空的布局,蓄势待爆的产业,以及把古诗中“乘风好去,长风万里,直下看山河”幻化为现实的可能。


天南海北的人才,带领着一个个实力强劲的研发团队,为核心产品修建起“护城河”。


在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用新技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在线数字地球产品,让空天信息能力赋能千行百业。占比达76%的研发人员,是这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资源。


中科星图工作人员介绍数字地球平台。张大岗 摄


不过,摆在企业面前的有一道难题:地理信息行业目前在合肥暂未形成规模化效应,对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吸引力不足。


“千方百计找人才,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共识。”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经理王迪坦言,在全国范围内引入高端人才,这是主要打法。中科星图正在通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深度合作,比如共同建设研究生学院,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指导,触达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动态,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吸引人才并非易事。中科类脑下了一番功夫:团队主动前往应聘者所在城市和他们深度交流,免去人才的奔波。“希望这种方式,让更多外地的高层次人才感受到企业的满满诚意。”中科类脑人事主管周碧莲说。


吸引力也来源于改革。在合肥,不少专精特新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机制,满足人才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展厅。张大岗 摄


周泉认为,尊重人才,珍惜每一个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安科生物,有2000多名员工持有股份,从每年的分红中享受实实在在的红利。


“吸引高端人才很难,不是高薪就能满足。”很多专精特新企业都指出了这一困局。


“我们在和很多人才交流中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关于人才的职称评定。”周碧莲说,对于不少科技工作者来说,相比金钱,更看重成长通道的畅通,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能将更多人才认定的自主权下放给企业,留住人才长期发展。”


事实上,在现有的人才认定标准中,仍然有不少关于学历、论文等硬性要求,导致技术骨干往往享受不到相关的政策;招引人才时,一些实力足够却不符合引才标准的优秀人才也容易被“挡”在门外。


一个好消息是,评定人才的探索已经到来:11月12日,合肥市新设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三个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首次开展评审,全市重点产业领域的2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通过。


这次评审,合理设置了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不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专利获奖、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等均可纳入标准。


让更多人才唱主角,是专精特新的破题之道。当时代宏图和个人奋斗相互激荡,更多的“小巨人”正在这里拔得头筹。

文章来源于:合肥日报


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24岁的叶溪石放弃了国外的高薪offer,决定回国。


那是2018年的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到一份来自家乡的“招贤令”,“中科类脑”这个名字映入眼帘。随后几年,这个年轻小伙的人生,跟随城市发展的脚步,从一名研发人员,成长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团队带头人。


回过头看,叶溪石感激当年的决定,“回来,不就是为了让未来更好?”


专精特新的天地,从来不缺人才的血脉奔涌。


驻足脚下,新质生产力的强磁场已成。专精特新的从业者们,在合肥打开了自己的创业方式——练就“独门绝技”,提升生产力。


这些人中,有海外归国的“科漂”,有国内顶尖的科学家,更有本土优秀的创业团队。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的他们,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朝气和闯劲,也得以窥见“小巨人”不断涌现的秘诀。


合肥城市风光。张大岗 王世保 摄


先行者的新征途



今年中国航展上,炫酷的多旋翼eVTOL飞行器ZG-ONE,来自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


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首日。零重力的创始人李宜恒带着团队,现场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多旋翼eVTOL飞行器ZG-ONE适航机——“鹊飞”。截至目前,型号已收获来自旅游景区、通航公司和航空营地等多家运营单位的千余架订单。


“鹊飞”凝结着飞行器研发团队的智慧和心血。在南航直升机专业就读期间,李宜恒就有做一款面向大众的载人飞行器的想法。


零重力多旋翼eVTOL飞行器ZG-ONE适航机“鹊飞”。(本报资料图)



在跟多种飞行器的接触中,他看到了一个趋势——eVTOL既有电动化特征又能垂直起降,这个新物种将会成为“大众化低空出行”的最佳载体。“零重力”eVTOL项目就此萌生。


从南航4人团队起步,到落地合肥成立公司,这位“95后”的掌舵者,带着一大批90后技术骨干,挺过了艰难的创业和研发,三年就将零重力打造成低空经济的头部企业。


“我们熬过很多个夜晚,探讨手绘的图纸、构型的想法。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是咬牙挺过来的。”李宜恒说。


零重力飞机工业工厂内,工程师正在装配eVTOL飞行器ZG-ONE二号机。(本报资料图)



审视自身、研判大势,作为先行者,视野和胆识缺一不可。


“很多人称赞我们是一家年轻人创办的年轻企业,朝气蓬勃、大有可为。”零重力飞机工业联合创始人石红为自己所处的创新团队感到骄傲。如今,企业已壮大到百余人,80%的技术核心成员来自航空工业、中国商飞、北航、南航等知名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


凭借敏锐的嗅觉和实干奋进的精神,先行者们总能第一时间捕捉风口,引领浪潮。


逐梦蓝天的创业者专心试验之时,刘海峰完成了中国科大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联合培养课程,准备回合肥进行博士毕业答辩。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业还是创业?


2017年,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关键之年。彼时,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国家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意识到人工智能方向的创新创业已掀起热潮,刘海峰决定抓住这个机遇。


2017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科大牵头筹建的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合肥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类脑智能领域迄今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刘海峰担任实验室产业化负责人。同年9月,作为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落地出口的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组建,他成为董事长兼CEO。


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展厅里的展品。(本报资料图)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8岁的“掌门人”,带领着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且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的团队,努力寻找将技术产业化的合适赛道。几番摸索,他们最终选择能源互联网领域这一突破口,赋能更多行业。截至目前,中科类脑已开发出200多类算法,为国内十余个省市的100余座变电站提供智能化运维服务。


刘海峰说,在全球竞争中,唯有将原创核心技术握在手里,才能引领布局;唯有专注,才能成为类脑智能行业的领跑者。现在的中科类脑,已然长成拥有200余名员工、年产值破亿元、年营收增长超50%以上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产业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是吸引人才的根本。大胆试,勇敢闯,眼光独到的先行者们,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支撑。


与国际同行“掰手腕”


专精特新跃迁的进程中,既要有顶天立地的高精尖人才,也要有铺天盖地的强大团队。


今年合肥市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市人大代表万龙最为关注的关键词。


当时在会场,他和不少代表们讨论一个问题:在新技术的挑战下,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劳动者?


万龙是万宇科技的创始人,大学期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填充式和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技术,年少成名。如今面对这个问题,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答案:拥抱新技术、培养新技能,打造一支可以和国际同行“掰手腕”的团队。


眼下,走进万宇科技的工厂,焊接机器人正在帮助国外一款新能源汽车焊接电池托盘。与传统焊接技术相比,企业的搅拌摩擦焊技术焊完后能将产品强度提高近20%。


这并非工厂里的唯一变化。这几年,万龙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钻研更好的搅拌摩擦焊及其衍生技术,依靠创新团队这一“通关密码”,持续提升生产效率。


安徽万宇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企业供图)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人”。


创业之初,为了请回身在德国的技术“大拿”,万龙抓住一个学术会议的机会飞赴德国,用15天的时间与他畅谈焊接事业的未来,最终打动对方一起回国创业。


如今,这家不到200人的公司,创新研发团队占比达30%以上,许多国外同行啃不下的“硬骨头”都被他们一一拿下。


“世界前十的新能源车企,我们服务了其中7家;中国国内主要的13家新能源车企,我们和其中12家有合作。”——这是一支深耕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团队给出的创新答案。


对于依靠“独门绝技”出圈的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创新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如何吸引到更多资源?专注生物医药领域30年的安科生物有着自己的态度:对高端人才和顶尖团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探索建立共享共用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安科生物抗体药物生产线。(本报资料图)



一个月前,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合肥泰睿格安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合肥高新区揭牌。这家由安科生物与上海交通大学郑颂国团队合作的新公司,将共同开发Treg细胞疗法相关产品,目标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生物医药的研发周期长,集聚人才不易。”安科生物总经理助理周泉说,一方面,企业主打“内培+外引”,整个公司的研发团队将近500人;另一方面,则和外部的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合作,合力培养不同方向的创新发展战队。


集齐八方人才,组建“大兵团”。在合肥,每一个人才都拥有更多可能。


寻找吸引力的“最优解”


一座生活与理想交相辉映的城市,自然有着吸引人才前来的“密码”。


“企业仅研发团队就超过百人”,这是叶溪石决定加入中科类脑的第一理由,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企业能源事业部的副总经理。零重力团队在这座城市看到的则是,低空的布局,蓄势待爆的产业,以及把古诗中“乘风好去,长风万里,直下看山河”幻化为现实的可能。


天南海北的人才,带领着一个个实力强劲的研发团队,为核心产品修建起“护城河”。


在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用新技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在线数字地球产品,让空天信息能力赋能千行百业。占比达76%的研发人员,是这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资源。


中科星图工作人员介绍数字地球平台。张大岗 摄


不过,摆在企业面前的有一道难题:地理信息行业目前在合肥暂未形成规模化效应,对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吸引力不足。


“千方百计找人才,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共识。”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经理王迪坦言,在全国范围内引入高端人才,这是主要打法。中科星图正在通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深度合作,比如共同建设研究生学院,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指导,触达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动态,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吸引人才并非易事。中科类脑下了一番功夫:团队主动前往应聘者所在城市和他们深度交流,免去人才的奔波。“希望这种方式,让更多外地的高层次人才感受到企业的满满诚意。”中科类脑人事主管周碧莲说。


吸引力也来源于改革。在合肥,不少专精特新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机制,满足人才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展厅。张大岗 摄


周泉认为,尊重人才,珍惜每一个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安科生物,有2000多名员工持有股份,从每年的分红中享受实实在在的红利。


“吸引高端人才很难,不是高薪就能满足。”很多专精特新企业都指出了这一困局。


“我们在和很多人才交流中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关于人才的职称评定。”周碧莲说,对于不少科技工作者来说,相比金钱,更看重成长通道的畅通,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能将更多人才认定的自主权下放给企业,留住人才长期发展。”


事实上,在现有的人才认定标准中,仍然有不少关于学历、论文等硬性要求,导致技术骨干往往享受不到相关的政策;招引人才时,一些实力足够却不符合引才标准的优秀人才也容易被“挡”在门外。


一个好消息是,评定人才的探索已经到来:11月12日,合肥市新设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三个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首次开展评审,全市重点产业领域的2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通过。


这次评审,合理设置了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不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专利获奖、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等均可纳入标准。


让更多人才唱主角,是专精特新的破题之道。当时代宏图和个人奋斗相互激荡,更多的“小巨人”正在这里拔得头筹。